第29章 长片计划

(2/5)
  大学生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,指点江山,激昂文字,都是大学生爱干的事。

  20岁的试错成本比40岁低90%,这话太对他们胃口了!

  “确实如此。”

  余丹笑着道: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,年轻人应该有朝气,敢作为,新时代的大学生们,就应该勇敢尝试,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”

  说着,她话锋一转。

  “电影同样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,《刷车》这部短片,你想表达的是什么?”

  “怎么说呢。”

  沈良故意沉吟了一会,随后开始上价值。

  这年头的大学生、媒体、学院派,都吃这一套。

  “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都有‘成王败寇’的判断标准,社会整体缺乏对小人物的关注。

  以前的史书也是如此,平民出现在史书中,往往是某某地,某某灾,死伤无数。

  除了成王败寇,还有诸如‘成功者说得就是一定对的’、‘成功人士一定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’等等之类的普遍认同。

  但,在我看来,不论一个人成功与否,他都是特殊的个体,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。”

  听到这回答,台下的张园、张扬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
  同道中人啊!

  台上的余丹也是毫不意外。

  “所以,你更认同第六代导演的观点?”

  沈:“我觉得人为地把导演划分出代际是一件很没有必要的事,而且也不合理。”

  余:“不合理?”

  沈:“对,正如我之前所说,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,即便按照你说的第六代导演,他们每个人的创作理念也是不同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