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也就,还好(求追读)

(2/7)
  这马屁送的不吃亏啊。

  阿莱35BL-4S并不在学生拍片的支援设备里,虽然学生租赁也有优惠,但机器+镜头一天的租金也得上千。

  老何大手一挥就给沈良省了一万多,回头必须要请他喝酒!

  “其他设备租金算5000。”

  “然后是灯光师、化妆师、录音师、美术、剪辑之类的开支,回头让老穆出面找人。”

  “这一块的人工费虽说是人情价,但要给现金。”

  “留两万吧。”

  “其他的,配乐5千到一万,演员片酬3-5000,道具、布景5000,场地租金3、4000,盒饭一人一天10块钱,给你算2000……”

  师徒俩写写画画讨论了一刻钟,最终,老何停下笔。

  “保险一点,备九万块吧,有没有问题?”

  “没问题!”

  老何给沈良算的钱全是友情价、学生优惠价,沈良怎么可能有问题!

  要不是北电学生,同样的配置,拍片成本怎么也奔着20万去了。

  这还是场景少、人员少、镜头少的短片,换成长片,制片成本没有三百万,根本打不住。

  虽然老沈只给沈良批了五万块,但再多要个三四万,也就一句,不,两三句话的事。

  当然。

  拍短片,贵有贵的拍法,像沈良这么拍,搁在学生群体里,基本属于顶配。

  大片级别!

  如果省一点,用数码机拍,极限状态下,几千、一万也能拍。

  “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