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章 回京筹备

(1/3)
  都说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大概说的就是汤先生这种人。

  他和赵大少一样都是在上海出生,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来到香港。他们汤家比赵家来香港晚,差不多在50年代初期。

  经营的也是纺织业,后来衍生到窗帘、沙发布、墙纸等产业。

  汤先生在七十年代初只身前往湾湾发展,短短几年就将窗帘做到全湾湾最大,之后又涉足地产行业,同样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其实单就凭他能娶徐风这种二婚、女演员、欠了一屁股债的女人,就能看出他不是一般人。

  说实话,如果易地而处,就像徐风这种女人,即便是看入了眼,赵坤估计顶多也就是玩玩,绝对不会当真,更不会娶回家。

  八十年代回港继承家业后,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先后收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,四面出击,香港人为此称之为“湾湾帮”,如今更是和澳门何家合作,涉足澳门的娱乐业和地产。

  如此一个人绝对可以堪称是枭雄。

  更别说到了明年,他将豪赌浦东开发,夺得陆家嘴金融区第一个项目,先后开发了汤臣高尔夫球场项目和大名鼎鼎的汤臣一品。

  想想看,92年拿地,04年开盘,起始价就超过了十万一平,一直卖了二十年。这种眼光绝不在李黄瓜之下。

  可惜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汤臣一品的开盘。

  不过好在他当初力排众议娶回家的徐风,巾帼不让须眉,至少能够守住这份家业,也是殊为不易。

  席间谈论的主要就是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,对于赵坤来说,其实很简单,只要钱到位就OK了。只是徐风显然是一副要深度参与的样子。‘

  其实原版也确实如此,江湖传言,如果当时不是徐风和监制,包括陈大导的老爹拽着,不让陈大导离地,经典的《霸王别姬》或许就是另外一部《无极》了。

  关于幕后团队的组建,徐风并没有过多的发表意见,毕竟作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门类最全电影学院,北电在幕后团队方面可谓人才辈出,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支亚洲顶尖的制作团队来。

  而在演员方面,张国荣是赵坤和她两人的共识,至于段小楼的人选,包括电影中的其他角色,赵坤建议到时候在京城选角,这点她同样没有异议。

  只是关于菊仙这个角色的人选,她还是倾向由巩丽来出演。

  随着《红高粱》和《菊豆》相继在国际上获奖,包括巩丽主演的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已经明确参加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,巩丽在国际上显然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。

  徐风最看中的就是这点。

  原时空中也确实如此,一开始陈大导不愿意用巩丽,因为她是老谋子的人,但在徐风的坚持下,还是选择了妥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