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六章 口碑与反响

(2/9)
  “陈导演,我很喜欢你这部电影对色彩的运用。”

  老谋子作为评审团主席,也参加了开幕影片的放映。

 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摄影系毕业生,对画面色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。

  不过,他的身份注定了不能说太多。

  毕竟《小丑》是入围影片,他又是评委主席。

  浅聊了几句后,陈锋带着剧组人员对到场观众表达谢意。

  他推掉了别的应酬,直接回到酒店。

  首映的同时,全球同步上映也正式开始。

  进了套房,陈锋的心情稍稍有点紧张。

  他打开了笔记本电脑,不断地刷新网页。

  过了半个小时,关于《小丑》的影评新鲜出炉。

  《好莱坞报道者》用了一个硕大的标题:一个精神病人从受害者到恶魔的自白。

  《综艺》杂志第一时间发表的报道:超级坏蛋的降临,陈锋导演又一部揭露现实的力作。

  《名利场》的主编采用了一篇特别的影评:或许,我们都是小丑。

  很多好莱坞影评人,纷纷在网上发表了意见。

  好玩的是,最高频率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。

  一种观点是:电影是艺术创作,哥谭市是个虚构的城市,亚瑟是个精神病,不会有人支持他的,如果把它当真实的故事看,觉得它有煽动性,你就是个憨憨。

  另一种观点则是:这个电影拍得很真实,亚瑟是个正常的老实人,你觉得它有漏洞是因为你太幸福了没经历过苦难,不了解底层人民被压迫的痛苦。你说亚瑟做的不对?你就是个憨憨!

  但这些影评人都一个共同的认识:这是一部为底层人量身打造的电影。

  这部电影表现出了关于孤独、关于喜剧、关于精英主义与社会罪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