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解决军饷案,清除魏忠贤党羽

(1/7)
  天启七年(公元1627年)十月,朱由检登基第一个月。

  宫中灯火通明,朱由检正愁眉苦脸的坐在御案前思考怎么搞钱振兴大明,系统已经几天没出来发布任务了。突然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跑进御书房,大喊着:“陛...陛下,边关急报...“

  一封血书被呈到了御前,朱由检仔细阅读着血书。字迹颤抖,显然是用手指蘸血所书:

  “自天启元年起,各路军饷,积欠至二十余月……又突有插汉入套之报,合镇震恐,不知所措……强酋在外,饥军在内……全军将士饥寒交迫,生存困难,被迫出卖妻子(妻子、孩子)、典当盔甲、衣物、鞋帽,乃至于连头发都卖掉以求活命,亦有士兵在绝望之下闭门自尽已在边境屯兵二十万,随时可能入侵。恳请陛下明察,速发军饷,以解边军之困...“

  落款是三边总督史永安、延绥巡抚岳和声、巡按李应公联名上疏。

 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,险些为边军将士的遭遇落泪,同时背上一股凉气冒起。

  他太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事了,因为拖欠军饷太久,崇祯元年也就是1628年七月,就会爆发一场影响国运的病变,史称十三营兵变。

 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军饷问题,边军哗变。建奴入侵在即。而这背后,必定牵扯着巨大的贪腐案件。

  “传旨,召兵部尚书、户部刘阁老即刻入宫议事。“他沉声道。这是他作为朱由检的第一个政事决定。

  不多时,兵部尚书张凤翼、刘阁老匆匆赶到。

  “拜见陛下,不知深夜召臣等...“

  “边军军饷为何拖欠长达二十个月?“朱由检直接打断道。

  “这...“张凤翼额头冒汗,“臣已多次催促户部拨款。但刘阁老说国库空虚,需从长计议...“

  一旁的内阁大臣刘阁老立即出声辩解:“陛下,边军将士确实辛苦。但国库空虚是事实,若贸然挪用他用,恐怕...“

  “国库空虚?“朱由检冷笑一声,“朕记得去年漕运上缴的税银应该足够发放军饷。刘阁老,这其中可有什么蹊跷?“

  刘阁老脸色一变,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。

  朱由检眼神锐利:“来人,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!“

  根据原主记忆,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是朱由检目前不多的可信任之人之一。

  他要查,就要查个水落石出。大明的积弊,就从这里开始清理!

  【系统提示】:触发任务[肃清奸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