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铸炮(三)祝大家春节愉快

(1/3)
  试炮台是林百祥仿造后世的兵工厂试炮场,这个试炮场面积不大,约80平米。

  但是建造这个场地却花了将近十天,因为这座试炮台需要大量的水泥浇筑混凝土。

  另外地面也全都需要水泥硬化,眼看需要这么多的水泥,钱不多只得独自返回西庚港口营地,截留其他地方的水泥应用,全都调集到“西一钢”。

  这种试炮场建造成圆形,中心点是火炮,两侧是弧形的防护墙,前后是开合设计。

  防护墙上开有外大里小的观察孔,这里运用了“小孔成像”的原理。

  另外观察孔上还镶了玻璃,以防备小碎片的伤害。

  试炮人员可以全程躲在防护墙后面,观看火炮发射的过程。

  另外防护墙上面特地用水泥弄出了边沿,借以防止火炮炸膛的碎片溅射。

  中心点的炮台安置好了后,曾大顺拿着顶端包裹羊毛的长杆炮刷刷炮膛,这炮刷蘸醋水后可以用来熄灭炮膛内残留的火星,并顺势清理炮膛。

  他擦过之后,另有一个工人拿着干燥的炮刷再刷一遍,以便擦干湿炮刷留下的水分。

  两个殖民地下面的护卫总局,枪、炮兵都已经采用了定量药包。

  把黑火药按分量用用纸包裹塞入炮口,另一个工人用头部膨大的装填杆,把火药包和生铁弹丸推入炮膛。

  然后把引线插入点火孔,因为是试炮,所以引线比较长,足有十米。

  引线是按照之前引爆苦味酸的引线方法制作的。

  靶场上设立了靶子,用土堆成十二个坟包一样的小土丘,分成三组。

  距离有4档,400米、800米1200米,以及1500米。

  ……

  发射之前要先做瞄准测量,欧洲早就有专业的工具了,叫做铳规。

  林百祥他们进攻三发苏丹王城时缴获过,钱不多等人也仿造过。

  这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计算火炮射击距离和角度的工具,类似于早期的计算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