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2章 新武器(二)

(1/3)
  “我还真有些新想法,之前我在婆罗洲打荷兰人的时候,试做了一种简易武器。

  用皮筋把黑火药包弹射出去以轰炸敌人。

  当时士兵们试用之后觉得很不错,但是这种武器很粗糙,导火索的问题就是个隐患,另外皮筋弹射的距离也有点远。

  如今我们已经做出了新型的炸药,而这种炸药对于撞击很敏感,我打算以此为灵感,开发新型的炮弹。

  另外欧洲人专门把火炮做了分类,什么加农炮、臼炮以及散弹炮等。

  他们的臼炮给了我很大的灵感,我打算实验一种新型的炮弹,这种炮弹将能快速起爆,落地爆炸。”

  听到林百祥如此描述,钱不多琢磨了好一阵,才试探道:“你说的是‘流星炮’?”

  这个说法让林百祥愣了一下,他很快想起来,明代兵书《火龙经》中就有“流星炮”的明确制法。

  “内分两室,下室药急,上室药缓”,可实现地面-空中两次爆炸。

  同时明末方以智《物理小识》(1643年)明确记载“双震子”制法:“以纸筒分两节,下实上虚,隔以泥饼,初爆推之上行,次爆裂于空”。

  以上两则记录中的两种火器制造方法,和后世的“二踢脚”完全一致。

 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并不是古人不聪明,而是古人缺乏更高效的炸药和引爆药。

  清朝统治者为了蒙蔽民众,故意销毁了许多的明代军事典籍,特别是这类制作火药的书籍。

  钱不多能知道‘流星炮’,多亏了婆罗洲这边的华人公司是以反清势力起家的。

  当年天地会的残余势力退守这边,携带了不少这类书籍过来。

  林家起势后林百祥就让人暗中收集,钱不多才得以看到这类书籍。

  ……

  “是的,我的想法就来自于‘流星炮’,只是发射的时候要以炮筒爆出,另外炮弹的壳体要以铸铁制造。”

  钱不多想了想,“您的想法确实精妙,只是一些具体细节我有点弄不清。”

  林百祥拿出了画好的图纸贴在了黑板上,“这是我设想的炮筒和炮弹构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