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4章 靖安小记(一)

(2/5)
  这些窑炉用粗糙的砖石和泥土砌成,高耸的烟囱正不知疲倦地向天空喷吐着浓密的、灰黄色的烟柱,与山间的雾气纠缠在一起,使得这片区域的天空总是显得灰蒙蒙的。

  ……

  建立这座水泥厂的命令,直接来自于大夏公司如今在澳洲的最高统治者—林百祥总长。

  而负责承建并经营这座工厂的,却是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名字-约翰·麦克阿瑟。

  这位麦克阿瑟先生,曾是新南威尔士殖民地赫赫有名的人物。

  他曾是英国驻军的军官,后来又成为了拥有广袤牧场的富豪,尤其以推广美利奴羊而闻名。

  然而,在华人军团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,他昔日的荣光与财富都已烟消云散。

  他的牧场和家产被罚没过半,家势大不如前,但麦克阿瑟并非顽固不化之辈。

  在认清形势,尤其是见识了林总长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华人军团强大的实力后,这位曾经的精英阶层果断地选择了转换门庭。

  他积极地向新来的统治者靠拢,展现出足够的恭顺与合作意愿。

  正是这份“识时务”,让他得以在新的秩序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承包这座至关重要的水泥厂。

  对于林总长而言,水泥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。

  靖安郡作为抵抗英国人反攻的重镇,其防御工事的建设刻不容缓。

  坚固的炮台、棱堡,都需要大量的水泥作为粘合剂。

  此外,位于鹦鹉岛(今悉尼科克图岛)的造船厂,其船坞、厂房的建设,同样离不开水泥的支撑。

  可以说,这座水泥厂就是支撑林总长在靖安郡站稳脚跟的基石之一。

  水泥厂的建立和投产,极大地加速了这些工程的进度。

  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水泥,通过牛车或人力,沿着新修的简易道路运往靖安郡和鹦鹉岛。

  炮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,船坞的轮廓也日渐清晰。

  新生帝国的触角,正以水泥的坚实形态,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深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