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4章 水雷(上)

(1/4)
  夏京(今珀斯)的八月,早晚都有些低温。

  焦炭厂、铸炮厂等处的蒸汽机轰鸣,一片热火朝天。

  钱不多,这位挂着枪炮局局长头衔的爷,最近眉头就没松开过。

  他不是个能坐得住的人,整天在工坊和试验场之间转悠,像个陀螺。

  他手底下现在有了个宝贝疙瘩,叫王浩,是个经过林总长调教过的研究员。

  这王浩,戴副玳瑁眼镜,头发总像鸡窝,一头扎进故纸堆和瓶瓶罐罐里,八匹马都拉不出来。

  这俩人,一个务实得像块石头,一个飘忽得像团云彩,偏偏凑在一起,要捣鼓一样要命的东西——水雷。

  “王研究员,那劳什子《武备志》上,到底有没有点儿靠谱的东西?”

  钱不多搓着手,在王浩那堆满书册和图纸的桌子边转悠。

  桌上摊着本线装古籍,纸页泛黄,字迹古朴,正是那本传说中的《武备志》。

  王浩头也不抬,扶了扶眼镜:“钱局长,这书里头,门道深着呢。

  前头林总长留下的技术文档里就提到,明人造的水雷,唤作‘水底龙王炮’,虽说土了点儿,但原理是通的。”

  钱不多撇撇嘴:“龙王炮?听着唬人,顶不顶用啊?

  咱们要的是能把那些红毛鬼的船送下海喂鲨鱼的硬货,不是唱戏的道具。”

  王浩放下书,脸上带着一丝兴奋:“您别小瞧古人的智慧,这书里描述的水雷,结构颇为精巧。

  最初的方案,我打算依葫芦画瓢,再结合咱们的条件改良。”

  他们拿出的第一份方案,看着挺简单。

  药包用蜡纸裹得严严实实,里头是标准的造粒黑火药,一一配好。

  为了弥补黑火药能量密度低的毛病,单枚装药量直接拉满,每一枚火药包的重量达到了六公斤。

  这药包再塞进木桶或者陶罐里,接缝处用沥青封死,按照《武备志》上的说法,能在十米深的水下保持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