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0章 鸦片战争(二)

(1/6)
  广州城外,硝烟未散,却又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。

  大角、沙角炮台的陷落,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了两广总督林则徐的心头。

  这位铁骨铮铮的钦差大臣,此刻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所困扰。

  他深知炮台的重要性,那是珠江口的门户,是广州的屏障。

  失去它们,便意味着门户洞开,广州城随时可能面临灭顶之灾。

  林则徐不是一个坐以待毙之人。

  他当即调集清军精锐,组织了几次声势浩大的反攻,企图夺回炮台,或是至少驱逐这些胆大包天的“番夷”。

  然而,每一次反攻,都以惨败告终。

  清军的战船,在夏英联军的战舰面前,显得那样脆弱不堪,如同纸糊的玩具。

  清军的抬枪、土炮,面对联军的线膛炮和火箭弹,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杀伤。

  一次次,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,在联军的炮火下化为血肉模糊的碎块。

  战船被击沉,火药库被引爆,士兵们甚至连靠近敌舰的机会都没有,便被无情的炮弹撕裂。

  林则徐站在岸边,看着珠江口那片被炮火犁过无数次的江面,看着那些来去如风,烟囱冒着黑烟的钢铁巨兽,他愤怒地咆哮着,却又无可奈何。

  每一次失败,都像一把尖刀,反复刺入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心。

 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,这不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,更是一种理念上的代差,一种文明的碰撞。

  他所坚守的,仿佛在这些钢铁巨炮面前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
  广州的局势,彻底陷入了僵局。

  清军被死死地困在城内,而联军则牢牢掌控着珠江口,犹如一把锋利的剪刀,剪断了广州与外界的一切联系。

  ……

  千里之外的京城,紫禁城内,道光皇帝刚刚处理完一堆堆奏折,便有内侍步履匆匆,呈上了一份来自两广的紧急军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