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:待客之道

(3/5)
  刘海是翟达外婆哥哥的孙子,比翟达大不少但两人是一辈儿的,外婆祖籍就是鲁省的,不过当年是在小乡村,现在大哥刘建道一大家子早就搬进了济市省会。

  两边在外婆去世后并没有频繁走动,但相对于其他亲戚,属于还算熟络的,据于晓丽说这家人比较讲情分,当年外公外婆还有翟达父亲去世时,都跑了好几百公里来吊唁,甚至最早还劝过于晓丽带孩子去鲁省,那边人多好照应。

  对于“表亲”能说出这样的话,不管是真是假于晓丽当时是挺感动的,毕竟她姓于不姓刘,翟达更不用说了,表上加表。

  刘海开了一辆桑塔纳2000,一路都在拉家常。

  都说鲁省好客,翟达感觉是真的,不管是文化影响还是真有感情,就这精神状态一般人学都学不来,一路嘴没停过。

  而且和于晓丽就差个六七岁,一口一个姑妈叫的非常顺口,而且特能唠。

  “小达之前电话你说想去鲁省博物馆?”

  后座上,翟达点点头:“对的,他们好像没开通网上预约,不知道现场买票能不能进去。”

  刘海表哥立马道:“那自然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,你嫂子单位就在博物馆附近,我让她早买好了五张票,明天上午你们就能去。”

  “那真谢谢表哥了,不过为什么是五张?”

  “嗨~,那总得有人陪着不是么,不然显得我们待客不周。”

  刘海递过来一个信封,里面就是门票:

  “你对历史文物感兴趣啊?那可来对地方了,这里是孔孟之乡,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,不如多呆两天,我带你再去别的地方转转。”

  于晓丽揽过话头,推辞道:“学校那边报道啥的事情也多,得提前去适应两天。”

  “可惜了,要是早几天来就好了,鲁省带你们转转,至少得十来天才能玩明白。”

  车子一路开去了酒店,又有两个亲戚在门口等着,其实于晓丽都叫不上名字,主打一个每个环节都有人陪着,但凡让他们单独走了一米的路都属于接待不周了。

  酒店是家三星级,老规矩于晓丽卢薇一间,翟达单睡,放了行李休整了一会儿,就又火急火燎去吃饭了。

  这边人更多,能坐20人的大圆桌几乎都坐满了,外婆的大哥已经八十高寿,有四个孩子,最大的快六十了,最小的也四十多,然后各自又有家庭。

  说实话翟达是没体验过这种“大家庭”氛围的,在东阳县就他们母子两个,还是外地过去的没什么“本地宗族”,从小就没见过这么多亲戚。

  有人挨着个介绍,这是姑这是姨、这是弟这是妹的,一圈说完前面的也都忘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