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胆子再大一点,饥饿营销

(2/5)
  要不方唯说此人手眼通天呢,人家办事基本上不会遇到障碍。

  “快了,我这两天不在,估计五天之内就能完成夏收工作。最多再有十天吧,详细的统计数据就能出来,到时候咱们就可以谈一下稻种的销售问题。”

  “好!那我就10天之后去你们合作社。”

  两人聊了一会儿,方唯便起身离开了瑶寨。

  寨子的稻种销售不用他插手,王松林就能处理的漂漂亮亮的。

  接下来,社里就忙着稻种的脱离、晾晒以及统计工作。产量数据很快就到了方唯的手上,基本上没有超出他的预期。

  4万亩【农优76】稻种的总产量为4600万斤,另外,合作社和育种中心的【南光三号】总产量为11200万斤。

  瑶寨的大客户按时前来,通过外地的种子公司将4600万斤【农优76】稻种,全都调运了出去。仅这一项,合作社就收入了将近1.2亿元。

  【南光三号】的稻种收入又是2个多亿,除去上交县里的钱,还能剩下1.8亿元的样子。

  二者加起来就是3个亿的收入,比以前单纯培育【南光三号】的收益还要高。

  这一季的稻种销售很顺利,这和方唯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。【南光三号】减产之后,销售情况要比上一季好很多,起码没有出现滞销的局面。

  “方支书,我们接到了最新的统计数据,我这边汇总了一些各地种植【南光三号】水稻的情况,平均亩产达到了1300斤左右,效果非常好。”

  上午。

  方唯刚走进办公室,赵金生就拿着一一张统计报表跟了过来。

  他和很多种植了【南光三号】的地区建立了联系,人家提供了产量数据,他让财务上进行了汇总。经过计算,各地种植【南光三号】的情况很不错,平均亩产接近了1300斤,口碑一下子就起来了。

  当然,仅靠着口碑发酵,【南光三号】的销量增幅不太大,可能还需要两个种植季的时间。

  “先不管,咱们夏种还是按照计划进行。”

  方唯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,口碑好不一定销量好。

  怎么说呢,一些后起之秀也就是新搞出来的杂交水稻,正在以低价的策略抢占市场,更加优秀的【南光三号】并非所有人的首选。

  而且他觉得目前的定价还是低了,他还有继续提价的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