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突议监国

(1/2)
  宫廷并不是密不透风之地,甘露殿之事被有心人模棱两可散播于长安。

  太子失德,惹陛下震怒,欲废太子,所幸皇后前来力保,方平息此次冲突。传言绘声绘色,如同身临其境一般,甘露殿哭喊声、打砸声不断,内侍遭遇杖责诸如此类之事,便是明证。

  李世民听闻此事,随之大怒,令有司伺察。

  今日朝议,气氛略显诡异,显然长安传言,众臣早已有耳闻,但此事涉及太子,未有证实之事,若是开口提及,有离间天家之嫌,故此皆装作不知。

  此事只能等李世民开口,可朝议已然进入尾声,李世民对甘露殿之事,只字未提,让一众大臣着实难受,心中备好劝谏之语,只能腐烂于心中。

  殿内两三人悄悄相视一眼,一名谏议大夫壮胆上奏道:“陛下,长安有传闻言陛下欲行废立之事,臣以为此间定有歹人散布妖言,需彻查!”

  李世民眼神一敛,望着那名谏议大夫,心中闪过一丝怒意。

  李百药警惕心大盛,既是传言未证实之事,陛下不曾提及,证明陛下并无此意,此人明为让陛下彻查,实则欲将此事公之于朝议,恐怕别有用心。

  最近御史台让李百药一番收拾,涉及东宫之事,御史欲上奏也得慎之又慎,没有十足把握,谁也不敢触霉头,担心就此丢了官帽,想不到此次门下省参合进来,当真防不胜防。

  “既是妖言,诸卿宜善听善见,朕已让有司查之,诸卿不必再议。”李世民语气微冷,那意思再明显不过,此议不许再提。

  “陛下,太子失德,此事虽是家事,但太子身为储君,亦为国事。若真是行此错事,理应朝议,不可听之任之。”又一官员迟疑片刻,硬着头皮出言道。

  “来人,谁言太子失德,此乃子虚乌有之事,诽谤太子,将其拖出去。”

  众臣忙起身阻拦不及,只能目送那官员出殿。

  御座上李世民沉思片刻,少顷,便有了主意,道:“诸卿如此心忧此事,朕便告知诸卿,以免再引朝议。朕与太子确实有争吵,但并非太子失德,亦无涉及废立,乃为今后太子监国之事。”

  甘露殿之事,李世民自然不能承认,但让李承乾监国之事,心中早有盘算,故于甘露殿出言试探李承乾对大位看法,今恰好借此机于朝中议论一番。

  李世民心中不得不承认,李承乾除了偶尔惹其生气之外,其他方面无可挑剔,而因行会之事,不曾屈服,且谋划周全,已有独断之能,该让其监国理政,若李承乾之能超乎预期,兴许一些事情便可提前开展。

  “太子监国,乃应有之理,何以起分歧?”房玄龄闻言不解问道,太子监国并非特例,自古有之,莫非太子自请监国不成,若是如此,当真胆肥了。

  “朕若离京,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,太子惶恐不受,朕见其懦弱,故呵斥。”李世民说道,随之眼神扫向众臣,满眼尽是意味深长之意。

  李世民此言一出,殿内议论声此起彼伏,竟不料同流言大相径庭,这哪是废太子,这是给太子送大礼包。底下几人默默相视一眼,问候传递消息之人全家。

  更为炸裂便是未加冠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,无疑是胡闹,此举当真是李世民心欲为之,众臣深表怀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