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章 劝说

(1/4)
  赵旭接过仔细看了起来,大宋盐务虽然是官营,但是大致可以分为四步。

  民制—官收—官运—商卖。

  不管是井盐还是海盐,百姓制作后,都只能卖给朝廷,由朝廷收购运输,终端的销售则是由盐商来做。

  而这其中,想要流露出私盐,就很容易了。

  不管是百姓偷偷卖给盐商,还是官员在收购和运输途中中饱私囊,都有操作的空间。

  想要把控非常难。

  但是有一点却很好管控,那就是终端销售。

  能够开盐铺的,都是得到朝廷准许的盐商。

  因此不管官盐还是私盐,都是经过盐商销售出去的。

  若是想要遏制私盐泛滥的情况,只需严格把控源头和监督销售即可。

  但是这样做,只能增加未来的盐务收入,并不能立刻得到好处。

  因此,盐务还是要查的。

  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吃的满嘴流油的官员和盐商下手。

  王安石拟订的章程很详细,如何查,查完后如何杜绝都有。

  除此外,还提供了历年来盐务收入减少的数据。

  赵旭看完后沉吟了一会,说道:“介甫拟订的章程非常详细,大体上孤很认同,不过在对官员处置上有问题。”

  盐务体系上的官员非常多,不说三司之一的盐铁司,单单朝廷在各路州府设立的盐运转运使衙门,就有大量官员。

  盐务从立国开始,慢慢糜烂至今,却没有人捅破,可见盐务体系上的官员,多数都参与了其中。

  而王安石对于官员和盐商的处罚不同,官员若是查出参与其中的,一律估算对其罚款,只要交上来,就既往不咎。

  对那些盐商就没有那么客气了,只要查到实证的,一律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