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章 劝说

(2/4)
  这么看好像也没问题,毕竟大宋有不杀文官的传统,只要不谋反,再大的罪也只是被贬而已。

  所谓被贬,并不是流放,而是贬去偏远地区做官。

  而且盐务官员牵扯太多,若是处罚太过严苛,阻力也非常之大。

  “殿下,若是处罚太重,牵扯的人就太多了,届时…”

  王安石话没说完,就被赵旭给打断了。

  “介甫刚刚还说孤贪图享受,没了雄心壮志。怎么自己也顾忌这顾忌那?”

  赵旭看着王安石问道:“你也觉得不杀文官是对的?”

  “这…”

  王安石闻言张了张嘴,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
  很多人以为大宋不杀文官是从太祖皇帝开始的。

  其实太祖皇帝也很恨贪官,都知道老朱杀了很多贪官,很少有人知道太祖皇帝杀的也不少。

  太祖还曾说了句狠话,“若犯吾法,惟有剑耳。”

  而且太祖皇帝不仅杀贪官,也和老朱一样,处死官员的手段,也五花八门。

  当然了,不管是杀的人数还是手段都没有老朱狠就是了。

  而赵旭翻阅自太祖开始,大宋几代皇帝在位期间的记录,都有杀文官的例子。

  真正不杀文官的惯例,是从先帝开始的。

  先帝其实不是不杀,而是被文官给忽悠瘸了。

  曾经有一地发生叛乱,叛军攻打县城。

  县令见贼军势大,难以抵挡,就号召县里富户,给叛军送钱送粮,叛军这才退去。

  先帝得知后大怒,下旨将那个县令处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