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留学生

(2/4)
  ……

  对于这些即将出国的少年而言,他们尚未完全理解这些宏大的国家博弈,但隐约感知到,他们此行的意义远超个人求学。

  在这三百名少年中,金宝霖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。他身材高大,在这群多为十二岁上下的同龄人中,鹤立鸡群。

  更令人瞩目的是,他的英语水平在突击培训了几个月后,已能流利地进行日常对话,是这批学生中的佼佼者。

  金家在夏国的崛起过程中,可以追溯到“三条沟公司”时期,那时他们便已是地方上的名门望族,底蕴深厚。

  与其他一些家族弃文从商或从政不同,金家尤重诗书,书香门第的气息传承至今。

  金宝霖的祖父、父亲皆是饱学之士,而他的母亲秦氏也出身于书香世家。

  然而,金家并非完全拘泥于传统的翰墨之道。

  金宝霖的族兄金宝蟾便是金家书香气中偏出的那一道“异彩”。

  他毅然弃文学武,投身于新兴的海校,凭借过人的资质和努力,如今已是王室御卫中的一员,前程似锦。

  金宝蟾的经历,在金家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,也让年轻的金宝霖看到了另一条报国之路。

  正是受了这位勇于突破传统的族兄的指引,金宝霖在得知外务部招考留学生的消息后,毅然报名。

  他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,虽然这意味着骨肉分离,但在家族荣耀和国家未来的双重考量下,他们选择了放手。

  此次出国留学的选拔过程,异常严格。

  首先,必须是“三条沟公司”时期的老人家庭,这确保了选拔对象对夏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忠诚基础。

  其次,家中必须有人在朝为官,这不仅是家族地位的体现,也意味着外派留学生不太可能被策反,从而背叛国家。

  且官员家庭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能为后续可能产生的额外开销做准备。

  金宝霖今年刚好满12岁,与他同行的绝大多数学生年纪相仿。

  他们的文凭普遍是乙级,这代表他们在国内接受了基础教育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。

  唯一参差不齐的,便是他们的英语水平。